本丛书集中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医领域在科技史、医疗社会史、出土文献、哲学、文化、传播、传统流派等方面的主要成就,通过文献研究方式,对重要论述、代表人物、重大事件等内容进行梳理、筛选、分析和归纳,突出重点,总结规律,为传承中医药科技人文思想、促进中医多学科交叉融合、推动中医创新性高质量发展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学术支撑。
本卷是科技史领域关于中医学史主题研究的论文汇编与整理。全书收录1978—2018年间,科技史界重要学者对中医学史的研究论文共34篇,按内容主旨整理分为七大部分。涉及中国、日本及欧洲相关国家的代表性学者30余位,诸位学者多年来浸淫在科技史与医学史领域,他们的论文可反映科技史视野下,中医学史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与关注热点,并呈现出研究视角、研究方法、研究结论的差异性。从科技史的角度入手研究中医学的传统与历史,在方法上有着积极的意义,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。科技史和医学史由于学术训练、问题意识、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,两个学科就相近问题的研究通常能形成较好的互补性,这既丰富了科技史的研究内容,亦拓展了中国医学史的研究深度。
目 录
综述
他山之石: 科技史视野下的中医学史研究周敏(3)
第一章医学理论研究
古代解剖知识在中医理论建立中的地位与作用廖育群(13)
望诊: 人体脏器疾患在体表的有序映射张秉伦黄攸立(18)
中国最早的人体解剖图——烟萝子《内境图》祝亚平(26)
《难经》医学理论的时代特征廖育群(30)
传统医学的历史与理论山田庆儿(36)
今本《黄帝内经》研究廖育群(45)
中医学目诊的发展黄攸立张秉伦(50)
两汉医学史的重构廖育群(56)
中国古典医学中的视觉知识栗山茂久著,张春田译(68)
明清医家对医学思想流变的大周期理论的探索柯资能孙明(79)
第二章医学人物研究
朱橚和他的《救荒本草》罗桂环(87)
我国现代生药学和本草学的先驱赵燏黄章国镇(91)
第三章本草与现代中药研究
中国《本草》的历史展望冈西为人著,魏小明译(99)
炼丹术与《本草经集注》中的矿物知识韩吉绍(119)
常山: 一个“新”抗疟药的诞生雷祥麟著,林盈秀译(123)
《本草原始》的生物图像流变及其启示张钫(140)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中方剂注释初探韩毅(151)
日本对青蒿的引进及鉴定——综观中日本草学之青蒿与黄花蒿久保辉幸刘文俊(157)
第四章疾病史研究
关于中国古代的脚气病及其历史的研究廖育群(169)
18世纪至20世纪早期中医文献中有关病痛的插图文树德(180)
宋代地方官吏应对瘟疫的措施及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韩毅(184)
第五章针灸史研究
秦汉之际针灸疗法理论的建立廖育群(197)
针刺治疗及针刺止痛,生理学的评估李约瑟鲁桂珍著,周辉政洪荣贵译(202)
经脉学说的早期历史: 气、阴阳与数字韩健平(235)
中日对传统经穴部位的争论及其当代意义武彦(241)
海外古典针灸流派述略吴章著,张树剑译(248)
第六章中外医学比较与交流
关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外文译本的几个问题潘吉星(255)
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牛亚华冯立昇(258)